分享到:微信
> 诗歌 > 古诗文赏析 >

林古度《金陵冬夜》原文赏析

<<回目录

老来贫困实堪嗟,寒气偏归我一家。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

【赏析】

这首绝句,是林古度老年贫困生活的一个缩影。据《清诗经事》等有关史料的记载,林古度在明末寓居金陵时,“旧家有园林池馆之美”。明朝的灭亡,他亲身经历了这场沧桑巨变,他家的园林一朝“变为马厩,”从此,他就隐居在真珠桥南陋巷的贫民窟中了终其生。极度的贫困生活,以致夏天没有蚊帐,冬夜睡在破棉絮中,有人送给被褥蚊帐,因生活所迫,只得拿去换米度日。他的好友大诗人施润章一次对林古度说: “暑无橱,病于寒无毡,君能守之,当为计。”古度笑曰: “愿守之以虎。”听到林古度这句诙谐的话的人都捧腹大笑了,于是施润章“乃制纻帐,书绝句其上,嘱同志各题一诗以寄之,虑其不能守也”。然而“儿时一万历钱,终身佩之”。可见林古度自甘澹泊的生活态度,宁愿冻馁而死也不改变其气节的情操。这首《金陵冬夜》就是从施润章的《贻林茂之纻帐》诗序中引录下来的,它抒写了老年的诗人在严寒冬夜的感受、嗟叹和对贫困生活的达观、诙谐态度。

“老年贫困实堪嗟,寒气偏归我一家。” 少年贫困,虽然不幸,但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可以磨砺意志,激励奋发图强的精神; 然而对于一个年迈体衰的文人来说,衣食无着,饥寒交迫,确实令人咨嗟叹息了。诗人说: “寒气偏归我一家”,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埋怨天之不公,似乎是老天爷把天下一切寒冷气都集中落在自己一家一身之上了,实际上是用夸张的语言,极言冬夜之冷,使人不堪忍受。为什么诗人有这种感觉呢?下面二句即将余意补足: 无被御寒,其冷可知,不得已只得牵开惟一聊可取暖的那床破败不的棉絮,棉花团团,人人其中简直就像冬天为避风寒而钻进芦苇丛中的孤鹤一样,其窘困之状可见。清初的统治者,为了征服人心,曾通过各种途径,以高官厚禄网罗知识分子,一批一批的文化人纷纷走上仕途,结束了贫困流亡的生活。林古度名噪东南,要谋求一官半职,易如反掌; 然而他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始终保持了高尚的气节和爱国情操,对贫困的生活采取诙谐达观的态度。我们从“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二句对诗人晚年生活的写照中,从那诙谐而略带自嘲的生动形象的比喻里可见林古度是何等的心胸,何等的情趣。诗用口语的语汇,散行的句法,朴实的叙写,生动的比喻,把老年贫困而气节奇高的诗人的自我形象再现得栩栩如生。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