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惊波百怪横,唐衢痛哭万人惊。高峰突出诸山妒,上帝无言百鬼狞。岂有汉廷思贾谊,拼教江夏杀祢衡。陆沉预为中原叹,他日应思鲁二生。
【赏析】
光绪十四年(1888),作者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第一次上书清帝,提出变法图强的主张,被顽固派阻挠,书未能上达。次年,即光绪十五年(1889),作者离京,作诗五首,留别诸公,这是其中的一首。“诸公”当是泛指,不必专指亲友,也包括在朝当权者而言。实际上是作者通过此诗向国人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和对当时危急形势的看法。作者此诗自注云:“吾以诸生请变法,开国未有,群疑交集,乃行。”留别诸公的提法,恐与“群疑交集”有关。
诗的首句概括了当时的形势:沧海惊波,百怪纵横,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来自海上,中国危在旦夕。此句引起全篇,笼罩全篇,显得雄健有力,激昂悲愤。旧体诗很重视起句,犹如音乐定调,调子低了,就高不上去,掀不起波澜。本诗全篇气势雄浑,感慨万千,固然与作者的识力和功力有关,但与起句的突兀有势,气象开阔,也是分不开的。接句正好与起句相承,所谓承得住,宕得开。这句是说,作者面对危局,上书清廷,痛切陈辞,引起了万人的震惊。因为作者以“诸生”的身份,竟敢向皇帝指陈时事,倡言变法,言辞激切,怎么能不引起朝野上下极大的震惊呢?“惊”字的含意是丰富的。其中有当朝顽固派的惊恐和反对,也有不少人士的惊诧莫名,当然还包括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唐衢痛哭”本来是唐人笔记《桂苑丛谈》中所说的个人怀才不遇的故事,但是作者却把它引申为壮志未申、救国无门的悲痛。由于全诗格调激昂,主题明显,而且诗句中还用“万人惊”取代了旧典中“闻者泣下”的词语,这样就使旧典新用成为可能,改造了旧典,增加了新的意蕴。中间两联在旧体诗中起了展开诗境的铺陈作用。高峰突出,诸山怀妒,上帝无言,百鬼狰狞,这些本来是古往今来现实生活和诗歌写作中常有之事,熟用之语,但是作者把它用在这里,却增添了新的色彩,使人丝毫不觉其旧,反倒容易想到变法维新,阻拦重重,皇帝无权,后党专横那种特定的情境。问题的关键仍在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问题实质的敏锐观察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满腔激情,并且把它们融入到整体的诗情诗境之中。思绪发展到这样的高潮,下一联诗句的涌出就是很自然的。既然救亡图强的意见不被采纳,出都之后,像贾谊那样“受召宣室”的希望就很渺茫。但是作者对变法维新的信念,仍未动摇。他甚至宁愿像三国时祢衡被江夏黄祖所杀那样,为实现变法而献出生命。“拼教”二字和前句“岂有”相对,十分贴切,充分表达了作者舍身救国的决心。尽管如此,作者对大陆沉沦、中原涂炭的预感仍然存在,所以他说,变法不能实现,国家危亡很难避免,将来总有一天你们会想起我的这些意见的。这个结句,调子有点低沉,然而意味是深长的。《汉书》 中记载,叔孙通定朝仪,征召儒生,鲁两生不肯行。原意是说,鲁二生“不达时务”。但是作者反其意用之,借喻自己不肯追随流俗,粉饰太平,苟且偷安。这样的用典,诗歌中是常用的。本诗用语,颇有重复之处,如“沧海惊波”、“万人惊”、“百怪横”、“百鬼狞”等等。这在旧体诗中是一种忌讳,这样的重复,唐宋人律诗中,极为罕见。但近代许多诗人,重在诗的思想内容与格调气派,往往在某些地方突破旧的框架。本诗不避重复,即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