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舟如叶,随风入窅冥。潮来天宇白,日照海门青。孤屿遥相认,危樯觉有灵。中流抚身世,万里一浮萍。
【赏析】
这首诗是黄子云随清朝册封使者入琉球(台湾)时所作,写空阔壮美的大洋景色和海行感受。发端二句劈空而来,恰似异峰突起,高山坠石,形成劲捷冲荡的气势,笼罩全篇。挂帆起航时,风遂人意,不知不觉中船已像一片秋叶驶进大海深处。“不觉”而“人窅冥”,以感觉中时间的短暂和事实上船已远离海岸,暗示出风大船轻,行进速度极快。“窅 (yao)冥”,深远貌,此指大海深处。
起笔不凡,令人称快,三、四句更是全诗精华所在,直令人警绝了。“潮来天宇白,日照海门青。”朝前看,汹涌澎湃的潮头一浪高过一浪,迎面奔啸而来,海天之间白茫茫一片;往后看,越来越远的海门 (河流入海处) 在日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青苍惹眼。这两句,“潮来”取动态,“日照”取静态,动静互衬,相得益彰。“天宇”、“海门”,空间纵横交错,上下四方囊括无余。“白”、“青”二字,锤炼妥帖,似不费力,却能呈现出对比强烈的视觉色彩。寥寥数笔,就把大海特有的雄奇风光十分传神地描绘出来了。既不夸张,亦不渲染,惟用白描,只求简淡,而笔下的境界竟是那样地浩瀚开阔,雄浑壮美,那样地摇人心旌,动人心魄! 看来这不仅仅取决于艺术功力,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活体验问题。
检点古代诗歌,描写海景的作品难以计数,但真正能摄大海之魂,表现大海独特风貌的佳制并不多见。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没有谁实实在在地置身于大海之中,却感受大海,了解大海,向大海索取创作灵感和诗句。仅靠隔岸观望的肤浅印象或凭空设想而去表现大海,作出的诗总让人觉得搔不到痒处。黄子云有过漂洋过海的生活经历,见过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加之有比较深厚的艺术功力,因而才写出了前人不曾写出的意境。所谓 “境奇诗安得不奇”(沈德潜 《清诗别裁集》),“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船在茫茫无垠的大海中行进,四面空阔,除了水便是天,别的什么也看不到。突然,前方极遥远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一座孤岛,一下子吸引住了诗人的视线。他仔细地辨认着,揣测着——那大概就是目的地吧?一个“认”字把诗人专注的神态和惊喜的心情全盘托出。当他收回目光,看着眼前那高高的桅杆,忽上忽下,出没于浪尖波谷时,一种异样的感受油然而出,觉得好像有神灵在暗中护佑着这只“如叶”小舟,安全地驶向目的地。其实,这是诗人经历了千难万验,遥见“孤屿”之后暗自庆幸心理的形象表露。
诗的前六句奇思百出,一气浑涵,末二句忽作一转,即景生情,抒发游子飘零之慨。“中流抚身世,万里一浮萍。”从全诗看,这两句似与前六句气韵不大谐调,但是若设身处地地站在诗人的角度着想,就不难理解一个横渡大洋,漂流海上之人其时其刻的复杂心情。再说黄子云少负俊才,老大无成,此番随使入琉球,依然布衣未脱,面对这汪洋大海,渺渺孤舟,抚叹身世,产生出万里浮萍之感,自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而言,以转作结,戛然而止,平添猛截奔马之效。由于收拢得住,使得急流回溯,破堤而溢,更突出了前六句的壮浪气势,可见这两句诗不但感慨深沉,章法上亦有妙处。
黄子云的诗有前后期之分,前期诗殚精竭虑,沉著朗炼,长于白描,沈德潜谓之“无一语平庸,无一字轻浮,真堪压倒元、白”(《清诗别裁集》),评价极高。后期诗趋于颓放,前后如出二手。这大概与其仕途不遇的苦闷心情有关。《大洋》是黄子云的前期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他早年的诗风与特点。